部门动态

您所在的位置: 网站首页 > 新闻中心 > 部门动态 > 正文

站在新的起点上 乘风扬帆再起航

发布时间:2016-11-10 15:20:19来源: 点击:[]

黄河,从巴颜喀拉山一路奔腾向东,呈一个巨大的“几”字形,血脉般流注在祖国的北方大地,最终流归东海,以其博大的胸怀和非凡的气势孕育了辉煌灿烂的华夏文明,成就了中华民族母亲河的地位。在青藏高原东端,黄河水“东流到此复向西”,以433公里的流程在一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画出了她第一个最优美的曲线,带着一生的缠绵情结,带着满怀母性的慈爱,将一片一万多平方公里的水草丰美、山峦叠翠的美丽土地深情拥抱,形成了名闻天下的壮美景观——天下黄河第一弯。这片被称为“天下黄河第一弯”、“格萨尔发祥地”、“中国赛马之乡”、“藏民歌弹唱故里”、“最美湿地草场”的土地也因此以黄河的乳名命名为玛曲。

玛曲县位于甘南藏族自治州西南部。全县土地总面积10190.8平方公里,人口5.68万。是一块流光溢彩的美丽草原,被黄河第一弯所环抱的首曲大地河流纵横,湖泊星罗棋布,连片绵延的湿地面积达562.5万亩。连片集中、草质优良、耐牧性强的草场达1288万亩,是甘肃省重要的畜牧业基地。雄奇壮丽的高原风光,源远流长的藏族文化,原始古朴的民俗风情构成了玛曲如诗如画的风景线。

广袤的草原上,一条条公路四通八达,一排排电网、通讯杆通向草原深处,一处处牧民定居点座落有致……漫步于玛曲县城,民族特色鲜明的座座现代建筑和格萨尔文化广场、宽阔整洁的街道、挺拔林立的太阳能路灯……这一切无不诉说着玛曲的发展变化。沐浴在党的民族政策阳光里的玛曲县,正以美丽繁荣、朝气蓬勃的崭新姿态,在青藏高原东部的草原深处焕发出勃勃生机。

2016年是十二五的最后一年,也是“十三五”发展的开局之年。玛曲县委县政府始终坚持县委的既定思路和目标,团结奋进,扎实工作,继续保持经济发展、民族团结、宗教和顺、社会稳定的良好局面。

项目建设如火如荼

今年实施各类项目61个,目前已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3.5亿元。一大批基础设施建设、道路交通、防洪治理、供水供热、景区景点、小康村建设等项目落地实施。尤其是玛久二级公路、玛沁三级公路、黄河玛曲段防洪治理工程、县城引水工程等重大项目的开工建设,夯实了玛曲长足发展的物质基础。

产业开发形成规模

投资1853万元,新建牛羊暖棚455座、贮草棚115座、肉牛标准化养殖场20个,建立饲草料基地1320亩。选育优质后备种公牦牛560头、后备种公羊600只。“玛曲牦牛”和“玛曲欧拉羊”顺利通过了国家农业部地理标志认证评审。加快发展文化旅游产业,实施了河曲湿地景区和阿万仓生态旅游景区基础设施等项目,新建观景台4处。成功举办了第十届格萨尔赛马节、宣侠父甘南藏区行90周年研讨会等活动,全面启动“全域旅游示范区”创建工作,目前已接待游客55.15万人次,旅游收入达到2.51亿元,分别同比增长63.1%和66%,均创历史新高。加强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与开发,外香寺被列入第八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,道瑞等3人被评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。支持“乡村舞台”建设、文化体育赛事、文化产业开发,文化产业从业人员达到360人。积极申报省级“工业园区”建设项目,支持畜产品和矿产开采加工业发展,目前已生产黄金1280公斤,实现产值近3亿元。

精准扶贫多管齐下

继续巩固2015年“脱贫摘帽”工作成果,争取扶贫专项资金4571万元,累计为1031户精准贫困户发放贷款5155万元,重点实施整村推进、产业开发、村组基础设施建设、贫困户危房改造和光伏扶贫等项目建设,预计年内减少贫困人口906人,贫困面下降到0.7%。新建7条通村公路,所有行政村通水泥路(砂砾路)。实施易地扶贫搬迁项目,363户1410人精准扶贫对象住房建设项目开工。投资2.3亿元实施光伏扶贫产业项目。投入336万元开发建档立卡贫困户生态护林员岗位420个。

生态环境持续改善

累计投入资金7137万元,扎实推进“全域旅游无垃圾示范区”建设,深入开展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行动,购置车载移动垃圾箱50个、勾臂式垃圾车23辆、垃圾(果皮)箱780个,对县城248栋建筑物实施了民族特色化或夜景亮化改造,对城区破损的道牙、路面、井盖、踏步、门面、牌匾、绿化栏、“蜘蛛网”等进行全面整修。总投资2.1亿元,新建24个生态文明小康村,惠及牧户2166户10561人。新建忠克隧道口至县城绿化带,综合治理“三化”草场40.26万亩,植树造林9万余株。全力争取省级“水生态文明试点县”项目。积极推进青藏高原土著鱼类保护区功能区划调整相关工作。

民生保障深入人心

全面推动县级公立医院改革,支持“组团式”援藏医疗队开展工作,加强医务人员培训,建成县疾控中心业务楼和尼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,村级卫生室标准化建设率达75.86%。筹资开展“三病”普查5734人,为3106名干部职工和村组干部免费体检。新型农牧村合作医疗参合率达到99.73%,为9100余名患者报销医疗费用865万元。累计建立健康档案46281人,建档率83.4%。投资1090万元继续实施“全面改薄”项目,投资1055万元实施了13个幼儿园建设项目,招聘引进紧缺教师45名,培训教师139人次;落实免除学前教育、普通高中、高职学生学杂费和书本费104.5万元,落实乡村教师生活补助37万元;高考录取317名,录取率达到85.9%,同比提高了9.6个百分点。全面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,通过“一卡通”发放各类补贴4437万元。新增城镇就业300人,发放创业贴息贷款700万元,城镇登记失业率为3.74%。全面完成省州14项为民办实事项目,落实配套资金137万元。落实藏区补贴、艰边津贴调标及公检法警察警衔津贴3803万元。发放各类社会救济救助资金3166万元,城乡低保人口覆盖面分别达到11.4%和26.7%。发放各类社会保障资金2431万元。新增公共租赁住房60套,危旧房改造80套,棚户区改造172套。受理调处劳务纠纷25起,为214名农民工追讨工资337.86万元。

改革开放稳步推进

全面依法公开行政事业单位权力清单,持续深化“五证合一、一照一码”和注册登记制度改革。支持非公经济发展,新增各类非公经济市场主体369户。组建玛曲县文旅交建公司,新建电子商务服务中心。招商引资新签约项目5项,签约资金6.51亿元,到位资金0.5亿元。

安全稳定常抓不懈

深化对非煤矿山、道路交通、建筑工地、公共场所等重点领域的安全生产检查整治,共查处非煤矿山安全隐患55处、交通违法行为5792起、火灾隐患和消防违法行为1082起,停产整顿非法采矿企业4家,全县安全生产形势基本平稳。全面启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创建工作,落实少数民族发展项目资金182万元。召开了全县佛教协会第六届代表大会,举办了100多万人次参加的久美华丹加措欧拉时轮灌顶大法会。全面加强信访和人民调解工作,成功调解各类矛盾纠纷113起,妥善处置信访案件15起。深入开展严打整治专项行动,破获各类案件140起,打击各类违法犯罪人员130人,追缴被盗机动车辆53台,捣毁赌博窝点12处,挽回经济损失500余万元。

自身建设取得实效

扎实开展“两学一做”专项教育,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,压缩了15%的“三公”经费。办理人大代表建议23件、政协委员提案29件,办复率达100%。支持审计、监察、财政等部门依法开展工作,查处违纪违规资金3119.2万元、管理不规范资金544.9万元,审计核减政府投资396.76万元。继续清理行政审批事项,现有行政审批项目精简2.7%。成立了政府法律专家咨询委员会,聘请了法律顾问和法律专家,完成了行政执法证考试申领工作。与此同时,国防后备力量建设、双拥模范县创建、国土资源管理、食品药品监管、质量技术监督、粮食、物价、统计等各项事业也取得了新的进步。

发展,永远在路上

今后五年是如期实现“十三五”发展目标,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后冲刺阶段。玛曲县将顺应经济新常态、直面发展新问题,以目不转睛的神态抓机遇,以踏石留印的精神抓发展,以抓铁留痕的决心抓落实,全力推动玛曲经济社会在新的起点上实现新发展、新跨越。

全面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五中全会、中央第六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和省委藏区工作会议精神,全面贯彻落实县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和县委“13565”发展思路,坚守生态环境保护红线、经济社会发展主线、维护团结稳定底线,以项目为支撑,以改革为动力,求真务实,开拓进取,努力在生态环境保护、基础设施建设、特色产业开发、精准扶贫脱贫、民计民生保障、城乡统筹发展“六大领域”实现突破。努力把玛曲建设成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、国家级生态安全屏障实验区、国家级高原生态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示范区、全省“水生态文明示范县”和“光伏扶贫示范县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