部门动态

您所在的位置: 网站首页 > 新闻中心 > 部门动态 > 正文

玛曲精准扶贫工作系列报道之三 金融“活水”润高原2016-05-18

发布时间:2016-05-18 11:46:11来源: 点击:[]

在玛曲县1.02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,由于地理、区位和生产生活方式等诸多因素,致使扶贫任务重,脱贫难度大。
长期以来,贫困群众贷款难、贷款贵是制约脱贫致富的重要障碍,也是玛曲县发展牧业生产、提高牧民收入所面临的一道“坎”,是推进脱贫摘帽的突出瓶颈。由于牧民群众还款能力弱、贷款风险大等问题,商业银行面对困难群众的渴求也是望而却步。
玛曲县委书记王力说:“得益于玛曲广袤的草原、丰美的湿地以及党中央和省州委的厚爱,玛曲县发展潜力巨大,但资金一直是制约发展的难题,有了金融扶贫贷款,玛曲县今后的发展一定会迈上快车道。”
近年来,按照“政府引导、财政撬动、金融支持、发展新型经营主体、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”的基本思路,玛曲县依托双联惠农贷款和精准扶贫专项贷款,确立了“政府主导、产业支撑、能人带动、信贷跟进、多元扶持”的工作思路,对有能力使用扶贫贷款脱贫致富的牧户,将贷款发放给他们自主使用,对脱贫基础差、缺少技能、还贷风险大的贫困牧户,采取“依托合作社、带动脱贫”的方式,将贷款发放到合作社,每个贫困户获得5000—9000元的分红,带动贫困户脱贫致富,既解决了贫困户有钱不增效的困扰,也较好地防范了信贷风险。由于各方工作扎实且接地气,全县累计发放精准扶贫专项贷款578户2890万元,发放双联惠农贷款3.18亿元。
为了填补农行乡镇无网点、无服务的空白,扩大金融扶贫效应,我行在全县布设金穗惠农通服务点50个,覆盖全县所有行政村,覆盖率达121.95%。惠农机具集转账、取款、缴费、贷款(小额)于一身,特别是集融通、融资、融智、融商于一体的综合服务平台,为‘三农’发展提供覆盖产前、产中、产后全领域、全过程金融服务,有力推动了牧村经济发展,加快了脱贫步伐。
同时,配备了金融流动服务车,目的只有一个,就是全面提高为地处交通不便地区农牧民的金融服务水平,通过流动服务车办理存取现金、放还贷款等业务,打造更为方便快捷的金融扶贫新模式。”中国农业银行玛曲县支行副行长董旭光告诉记者。
2012年8月份,省委、省政府和农业银行联合推出了支持“双联”行动的专属产品“双联惠农贷款”,该项工作在我州启动实施以来,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评价和农牧民群众的空前欢迎,在发展生产、改善民生、维护稳定、改进作风等方面均产生了综合效用。到2015年年底,玛曲县累计发放双联惠农贷款5199户、41702万元,覆盖面达到57.84%以上,在全省58个贫困县中排名第8位,很好发挥了银行资金的杠杆撬动效应,将牧民的注意力吸引到了发展生产和脱贫致富上,直接增收30%左右,扶贫效果明显。
去年,为加快甘肃省扶贫开发进程,农行甘肃省分行积极响应省委省政府出台的《关于精准扶贫小额信贷支持计划的实施方案》,在双联惠农贷款的基础上,推出了精准扶贫专项贷款。农行玛曲县支行紧随分行脚步,针对全县1219户建档立卡贫困户,全行职工放弃所有休息时间,仅用一个多月时间就完成了省财政厅下达的全年计划,为玛曲县实现脱贫目标奠定了坚实基础。
对于未来的金融扶贫工作,特别是金融精准扶贫工作,中国农业银行玛曲县支行行长杨克昌信心满满。他说:“我们必须从培植信用户抓起,从引导市场发展考虑,从贷款便利性着手,从正向激励和榜样示范落脚,最终达到广大农牧民受益、金融机构盈利、政府满意的三赢效果。”